陈中华:官商勾结病人配合骗保,使大量的医保基金流失

陈中华:官商勾结病人配合骗保,使大量的医保基金流失

陈中华.jpg

       众所周知,医保基金是病人的“救命钱”。近年来,多地曝光一些医疗机构或个人通过假住院、假名单、滥开药等手段,大肆套取医保资金,花样百出,令人发指。

       实际上,骗取医保早已不是新鲜事,倒贴钱请人住院,为假病人办理虚假住院手续,然后拿着虚假住院结算单到医保部门报销,便可套取国家医保基金。此外还有“收药者”鼓动人去药店买药,再以原价的70%收购,为买药者变现。更有甚者医保卡还可以打酱油及买卫生纸、洗发水、饮料等非药品,真是一卡在手,购物不愁。

  近日,审计署发布的2017年一号公告揭开“全民医保”背后隐藏的问题。公告显示,在去年对医疗保险基金的专项审计中发现,有15.78亿元的医保资金存在违法违规问题,约占抽查资金金额的0.46%。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421起。

  此次审计发现,“医患合谋”共同骗保比较普遍,在180多个典型案例,很多都属于合谋骗保。具体而言,有923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涉嫌通过虚假就医、分解住院等方式,骗取套取医疗保险基金2.07亿元。挂床住院、自费项目被换成医保结算项目等,也是常见的骗保手段。

  反过来看,“医患合谋”骗保的隐蔽性极高,很多合谋骗保不在票据或医疗文书上体现,但审计只能根据现有材料发现问题,无法对早已发生的过程实施追溯监管,许多合谋骗保行为因此被掩盖,实际合谋骗保数量或远超被审计查实的数量。

  “医患合谋”骗保之所以难被发现,更因为在这方面,医患双方真正“站到了一个战壕里”。把自费药换成医保药,患者不用掏钱,医院也增加了收入;把一次住院分解成两次,就能突破单次住院限额,医疗费用充足;挂床住院更是一种“零投入”,医院给患者一些好处,自己可拿大头;药店将生活用品当药品卖,双方只要心照不宣,就能各得其所。由于医患双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,他们做什么手脚,外人很难知晓。

  可见,“医患合谋”骗保行为理应成为防范的重点。从审计的角度看,尽管合谋骗保极为隐蔽,仍会露出蛛丝马迹。譬如药品购进与卖出,要有发票和账本,两本账对不上,问题就会显现。刚出院又入院,如此分解住院必然违反诊疗常规甚至生活常理,只要认真核查,就会发现问题。

  但有些合谋骗保涉及较高的医学知识,审计人员的医学专业知识不足,就很难看出里面的门道。比如用药和检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,就无法完全通过审计来监督,只有医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到诊疗活动中,实施对诊疗行为的过程监管,才可能发现问题。然而,有些医保部门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与医院狼狈为奸,放任医患合谋套取医保基金,按比例分赃,监督成了摆设。

  即使由医保部门实施过程监管,仍会存在诸多遗漏。比如直接一分为二的分解住院容易监管,但让患者出院再入院,形成了事实上的两次住院,就难以对这类行为加以定性。不少过度医疗以技术争议为幌子,不懂技术就没法与医生展开博弈,更别说发现问题了。

  防范医患骗保的最彻底途径,是改革医保基金给付方式,假如能够减少按项目支付,多采用按病种付费,医院就会考虑成本,医患利益共同体被打破,变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。此外,总额控制和单次费用控制发挥了较好的控费作用,但也导致推诿医保患者和分解住院等弊端,有必要加以改进和完善。并对贪脏枉法的监管官员及骗保的医院医生和患者进行严惩。

     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


分享 :
 
文章列表
副标题